桂花魚孔雀石綠超標 魚類專家指內地水污染嚴重或致魚類殘留藥物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4/02 21:14

最後更新: 2019/04/03 19:36

分享:

分享:

莊棣華指肉食魚含重金屬的風險較大(資料圖片)

浸大調查發現5個內地淡水魚樣本含無色孔雀石綠,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,內地淡水魚殘留藥物和重金屬,與污染、飼料和養殖方法有關。

莊棣華指出,內地某些養殖用水如受汚染,水質較差,魚類染上疾病的機會隨之上升。為免病魚影響銷情,部份內地養魚戶會選擇使用如孔雀石綠等藥物,防止牠們染病。本港養魚戶張志平則指出,內地養魚業的監控相對較寬鬆,或導致了是次事件。

另外,重金屬來源很多,不排除飼料受汚染,影響魚的品質。莊指,飼料供應商提供的魚糧或含重金屬,會直接影響魚的品質,所以今次魚類發現重金屬,亦未必是養魚戶之過。

最後就是養殖方法,莊形容養魚「高密就高危」,當大量養殖任何魚類時,空間不足,染病機會較高,運輸時魚體相互沖撞磨擦,也會導致品相受損;有養魚戶為掩飾魚的損傷,有時亦會利用藥物,令魚看起來更健康完整。

今次調查亦在淡水魚身上發現重金屬,或多或少打擊港人買魚意慾。莊棣華「教路」,如果要相對安全,不妨選擇鯇魚之類的草食魚,雖然泥味較重,但含重金屬的風險可大大減少。他解釋道,肉食魚如桂花魚,進食時不免吸收餌料生物身上積累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,當餌料生物來自受汚染地區,肉食性魚類的風險比生物鏈的基層的草食性魚類要大。

張志平則建議,市民可選擇到信譽較好,較大型和「老字號」魚檔買魚。他指出,一般而言,這類商販的入貨來源都會較穩妥,市民可較安心購買。另外,他認為本港的抽查工作嚴謹,相信調查的發現屬個別事件。